合作QQ:165687462 | 合作热线:0755-83692700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首页 | 登录 | 注册

今日深圳 | 娱乐星闻 | I T资讯 | 名企之窗 | 深圳教育 | 旅游资讯 | 社区活动 | 美食乡村 | 公益活动 | 时尚奢华 | 品牌消费 | 数码电子 | 体育快报 | 汽车之家 | 房产家居 | 女性母婴 | 健康养生 | 智能科技 | 文化艺术 | 深圳交通 | 原创活动 | 最近更新 |
当前位置: > 首页 > 福田 > I T资讯 > 安卓 > 正文
老人移动互联的拦路虎 缺了“银发” 互联网怎“+”?
阅读 2015/6/7 14:14:56来源:深圳在线 作者:牛海滨

 

  记者调查:移动支付成老年人接触“互联网+”拦路虎


  随着“互联网+”概念推广,越来越多移动互联网项目在改变人们的生活,网上理财、网上购物、手机打车……生活越来越便捷。但对于广大中老年人来说,“互联网+”还是一个遥不可及的概念,难以分享移动互联网带来的红利。个别老人能够使用微信聊天等,不过对注册网银、使用U盾、连接WIFI、绑定银行卡等移动支付,银发一族还是难以接受,也无从下手。


  记者调查发现,为了让银发族不被“互联网+”抛弃,除了家人要做好引导外,社会、社区以及移动互联产业本身也要给予“银发族”相应的帮助。


  “一开始儿子是教了我怎么使用的,可是转过头我自己操作又有很多地方搞不清楚……他工作很忙,早出晚归,我也不好老去问他。”


  老人“触网”最多打电话、发微信,谈及网络购物、网络支付、手机银行等涉及财务功能的APP,几乎所有老人都摇头,谈此色变:“实在是不敢用,怕被骗啊!”


  “现在用智能手机还是担惊受怕的,总觉得按错一个键就会出问题,屏幕上好多看不懂名字的软件都不敢点开。”有市民希望智能手机能多为中老年人考虑,在操作上设计得更加简便。


  喜:81岁“潮爷爷”玩微信谈暖男


  81岁,会用智能机,能玩转微信,家住天河公园旁的赵爷爷给人的第一印象就是“潮”。听闻要采访,他爽快地答应,还和记者互加微信。聊着聊着他要去天河公园健身了,手机屏幕上闪过几个好玩的表情,“不如你来公园看看,我们好几个老人都会用手机。”


  赵爷爷的新潮让人惊叹,其改变是从1年前“触网”开始的。


  这几年,赵爷爷看到很多年轻人一天到晚抱着手机不放,他十分好奇,到底手机有什么那么吸引人?去年5月,儿子给他买了一部智能手机,教他打电话、发信息,还给手机装了微信,慢慢地,赵爷爷就体会到了网络的妙处。赵爷爷的女儿是一名导游,经常带团在各国跑,经常担心父亲有没有照顾好自己。得知女儿的心思后,赵爷爷有次做完午餐,就马上拍张照片发给女儿。“我女儿很快就回了笑脸,我知道她放心了。”赵爷爷笑着说,从那以后,他就经常用手机给女儿报平安。


  “暖男、宅男、电商,哈,这些新词都难不倒我”,很多新潮的网络词汇不时从赵爷爷的口中迸出。


  忧:老人在网银面前败下阵来


  每当定期存款到期日,家住广州大道北65岁的陈阿姨就会早早出门,揣着存折,赶在8点前来到家附近的银行门口排队。陈阿姨发现以往火爆的队伍,现在来排队的年轻人越来越少,排在队伍前面的都是银发一族。


  “听说现在年轻人都在网上买理财产品,用网银来操作存款。那个买完看不见摸不着的,我们老年人还是觉得到银行办心里踏实”。陈阿姨说,有时家里有事来晚了,排队的人多了,要等上1个多小时,这时她还是有点羡慕能够直接在网上理财的年轻人。


  建设银行同和支行的一位经理告诉记者,老年客户别说上网理财,很多人连银行卡、ATM机都不会用,要想让这部分群体接受互联网金融的虚拟世界,并不是容易的事。


  不仅如此,陈阿姨说,淘宝、海淘、滴滴打车等软件她也听说过,但这些软件的使用一般都要与移动支付挂钩,“我根本不知道怎么操作,而且担心有风险,都不敢用”。除了银行理财外,像办理港澳通行证、签注等,陈阿姨都不能在网上搞掂,只能到现场办理。


  三只拦路虎


  一虎:子女“不耐烦”


  “不少长者都曾经跟我们诉说过苦恼:子女有孝心给他们买了智能手机,但很多功能都不会用,往往向子女请教几次后,常遇到不耐烦的情况,长者们就不好意思继续问了。”海珠区海幢街家庭综合服务中心社工廖姑娘告诉记者,常到家庭综合服务中心活动的长者当中,有类似苦恼的就不少。一些长者拿着价值几千元的手机,却只会打电话和简单拍照。


  记者在多个街道和社区走访了解到,上述情况在65岁的长者当中十分普遍,超过七成的受访长者(60岁以上)都表示遇到不会使用智能手机的情况,但大部分长者都表示不敢向子女咨询。


  “一开始儿子是教了我怎么使用的,可是转过头我自己操作又有很多地方搞不清楚……他工作很忙,早出晚归,我也不好老去问他”。街坊曾姨说,对于智能手机的使用她一直“蒙查查”。有时候老同学老同事聚会,大家拿出手机互相切磋一下,渐渐才学会了一些基本功能。她一直十分羡慕那些会用手机上网的同学,“我知道手机上网有很多‘着数’,吃饭购物可以团购打折,打车又有优惠,还有挂号的功能也很方便,所以一直很想学会”。


  二虎:恐惧移动支付


  记者在公园、社区采访了解到,大部分老人用的手机是市场上卖的“老人机”,并无接入网络功能,其中70岁以上老人的视力、听力都下降,手指不甚灵敏,对需要灵活的手脑并用的智能手机、智能电视,都没有太大热情。


  77岁的赵爷爷在荔湾公园受访时说,由于年轻时学的是“拉丁化”老式汉语拼音,跟现代汉语拼音方案不一样,他就没有办法使用拼音输入法,除了打电话,所有手机功能他一概不懂。


  另外,记性差也是使用这些数码产品的一大难题。李爷爷和他老伴闹过笑话,两个人在打完电话后都忘记挂电话,让电话一直处于通话状态长达9个小时,闹得两人哭笑不得。


  记者发现像滴滴打车、淘宝、海淘、京东等软件的使用一般都要与移动支付挂钩,但绝大部分老人“触网”最多打电话、发微信,谈及网络购物、网络支付、手机银行等涉及财务功能的APP,几乎所有老人都摇头,谈此色变:“实在是不敢用,怕被骗啊!”


  三虎:智能手机太复杂


  除了自学费劲、社会协助不够外,手机硬件和软件对“银发族”也并不友好。从去年起,55岁的孙先生将自己的翻盖手机“鸟枪换炮”,换成了女儿“淘汰”的苹果4S手机。


  但问题随之而来:“划屏”是智能手机操作的基本动作,但老孙总是不得要领,一不小心就用力过猛,屏幕反倒纹丝不动。“手指显得很笨拙,怎么按都动不了。”而且,“字太小了,要眯着眼睛才看得到。”


  听说使用移动网络上网一旦超量容易产生额外费用,老孙索性关闭了移动网络。


  不过,一年下来,虽然称不上“玩转”智能手机,但对基本功能像拍照、听音乐、微信聊天他都不在话下,还不时在朋友圈里晒出游的照片,让同伴好生羡慕。


  68岁的孤寡老人李姨则没那么幸运,她去年年底也“赶时髦”买了台智能手机,然而让李姨没想到的是,对她来说手机说明书根本不管用,开机后如何操作她一头雾水。李姨只好带着手机回到专卖店问售货员操作方法,对方却不再搭理她了。无奈,李姨只能重新用起旧手机。


  “现在用智能手机还是担惊受怕的,总觉得按错一个键就会出问题,屏幕上好多看不懂名字的软件都不敢点开。”孙先生坦言,希望智能手机能多为中老年人考虑,在操作上设计得更加简便。


  有益尝试:


  街道开讲移动互联网


  舞台剧有趣又有营养


  虽然会用数码产品的老人不多,但当被问到想不想学更多的时候,他们都异口同声地说:“想学!”最方便的就是家里的晚辈来教,让老人们不会成为信息技术变革的被抛弃者。


  此外,广州市一些社区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形式,开设了相关的培训课程。海珠区瑞宝街家庭综合服务中心包组一是广州市较早面向社区长者开设智能手机使用课程的机构,社工陈昕当初也没想到课程会如此成功。


  从2013年11月开办第一期课程开始,就受到了长者们热烈追捧。


  陈昕告诉记者,课程设置从易入手:单单讲智能手机的基本功能、拍照、听歌、上网浏览等等内容。为了让长者听得明白,他们分6节课讲解,每节课1.5~2小时,预留了足够多的时间让长者提问题,社工手把手解答指导。


  叶姨就是当时的学员之一,“我很笨的,一直都不会用手机,开始来上课也不好意思开口问。社工姑娘们很热情又耐心,一个个步骤教,一点不嫌我们学得慢”,街坊叶姨对社工们赞不绝口。


  在第一期课程大获成功后,瑞宝家综包组一在去年又相继开设了第二、三期课程,授课内容增加到微信以及一些APP的应用。为了让更多的长者能够了解课程内容,去年下半年,社工团队想到了一个解决方法:由社工和已经通过课程学会使用智能手机的长者共同编写一本小册子,按照老人家使用的心理和习惯,图文并茂讲解如何使用智能手机。


  今年春节前,小册子终于编写完成。为了让街坊们知道这一新事物,编写团队的长者们还自己排演了一个舞台剧,在春节文艺汇演上演出,向街坊们推广小册子,结果当然是大受欢迎。


  产业前景:专业老人智能机前景大


  2014年全球手机销量调研报告显示,智能手机已取代功能机成为主流,我国约1/3人口使用智能手机。然而,大麦村智能产品生态孵化器CEO林伟认为,银发族的确带来了非常广阔的市场,但他坦言,市场上也有不少号称“老年专用”的智能手机,但从销售情况来看并不理想。


  他分析,市面上所谓的“老人智能手机”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对普通智能手机进行简单改造,字体大、声音大。这类手机的“老人化功能”大部分是年轻人“想象”出来的,并不真正符合老人的需求。第二类则是加入“健康管理”功能的智能手机。


  林伟认为,这类手机由于医疗传感器的技术不过关,加上在手机体验上差强人意,因此没有太大起色。“做老人智能手机一个很大的问题就是吃力不讨好,老人宁愿麻烦点,也要用普通的智能手机。”


  林伟坦言,他并不看好“老人智能手机”市场。“相比起生产老人智能手机,我觉得对普通的智能手机进行改良,在软件上做文章更有前景。”他认为,针对老人的应用也许能交由细分市场去探索,“一些软件厂商可以开发出‘老年版rom’或‘老年版APP’,为专门的老人智能手机配套老人能用的功能。”


  “这样的智能功能应该更贴近老人的‘刚需’。”他解释,除了字体和音量,更重要的是添加针对老人需求的相关应用,例如防走失功能、防跌倒功能、慢性病管理功能。


  他认为,互联网+银发族,是市场的一个大方向,不过目前仍处于起步阶段,“虽然选定了这样的大方向,但现实仍然十分残酷,需要我们不断地尝试,才能不断进步。”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会员专区 - 客户服务 - 疑难解答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7-2019 www.szol.net 深圳在线 版权所有
中国·深圳 粤ICP备15080520号